Photo Credit:台灣東販 仰賴感覺是很危險的 憑感覺來做經營決策是很危險的行為。
核稿:黃筱歡) 來台超過50年、創立宜蘭羅東聖母醫院的神父呂若瑟,4月1日有感家鄉義大利疫情慘重,向社會公開募款,希望能捐助義大利靈醫會所屬的醫院及安養院。短短5天募得千萬,許多病患前來「報恩」 《中央社》報導,開放民眾捐款的帳戶,截至4月5日,短短5天,募捐已逾新台幣千萬元。
《中央社》報導,呂若瑟神父1965年來台奉獻,先後在澎湖、宜蘭創辦啟智中心,照顧千名台灣身障兒童。另外,在國內採購有困難,或是屬於管制出口品項的,靈醫會就會提列清單,請世界各地的靈醫會教會協助蒐集。何姓阿嬤對工作人員說,她上午排隊買了3個口罩,另外5個則是從家裡帶來,她平日都在種菜不需要用到那麼多口罩。此外,這封感謝信也寫明捐款及物資未來的處理方式: 醫療物資採購方面,在不違背政府法規的原則下,靈醫會已展開相關採辦作業。」呂若瑟表示,義大利北部米蘭疫情很危險,但是政府都把防疫物資往國家醫院送,當地靈醫會的醫院和安養院,沒辦法得到最需要的口罩、藥品、防護衣等,很多人染病3天就病逝。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在國外設廠的台商,表達了可以增產相關物資(例如呼吸器),就近支援義大利。不過,目前國內口罩無法出口,羅東聖母醫院公關俞芳苓說,會與國外友人、企業聯繫,儘速將物資送往義大利民間醫療機構。」呂若瑟也表示:「若有任何人捐款者認為金額已經太多,要把善款用在更需要的刀口上,我們也誠摯地接受您可以隨時要求退還捐款。
但短短6天,募得金額接近1.2億元,超過工作人員可以整備的能力,呂若瑟因此特別發出公開信,拜託大家「不要再捐了」,但呂若瑟也在信末致謝:「再次謝謝台灣,此時我更堅信,這就是我一生都想留在這裡的原因。統計能夠實踐的採購數量與金額後,靈醫會希望有一筆善款可以直接轉交給梵諦岡教廷或義大利的靈醫會總會,讓他們可以視需要彈性運用。捐款者中,有名83歲的何姓阿嬤從宜蘭縣冬山鄉群英村騎著腳踏車到募款中心,雙手小心翼翼打開一只破舊紙袋,拿出8個口罩和新台幣800元交給工作人員。此外,宜蘭礁溪還有一名老伯伯在51年前因在蘇澳上班時,發生工安意外,當時被送到聖母醫院後曾昏迷多日,幸好當時被許多來自義大利的神父醫治照顧後才得以康復。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呂若瑟3日受訪時提到義大利的狀況:「60多個醫生、50個神職人員神父,為了去照顧這些病人被傳染死掉,看到我的一些同學,因為沒有藥死掉,非常地難過。何姓阿嬤表示,從年輕至今都在羅東聖母醫院就醫,感受到神父呂若瑟的好,希望盡微薄之力,幫助義大利度過難關。
」 感謝信寫道,這樣的捐款數字,「超越了我們所能後續整備必要物資給義大利醫護人員的能力」,因此信中也呼籲:「除了感謝,還要拜託您:不要再捐了。信末,呂若瑟再次謝謝台灣,並表示:「此時我更堅信,這就是我一生都想留在這裡的原因。《自由時報》報導,聖母醫院公關俞芳苓說,善款將用來購買醫療用品送往給義大利抗疫使用,義大利醫療物資缺乏,他們正透過國外友人、企業協助,將必須的物資送至義大利,善款也會運用在其他公私立醫院。台灣無法出口口罩,募款中心聯繫國外企業、友人運送物資 《中國時報》報導,但讓呂若瑟神父苦惱的是,目前義大利並不是缺錢,但是缺少防護衣、防護面罩、呼吸器及N95口罩等防疫物資,募得的款項雖可用來購買這些防疫物資,但台灣目前卻都管制出口,成了更棘手的問題。
早已自認是台灣人的呂若瑟能說流利中文、台語,講話還帶著「宜蘭腔」,他在2017年因「有殊勳於中華民國」,獲政府頒贈中華民國身分證。募款中心員工說,今天(4月5日)有一名老伯伯帶著孫子辛苦存下的撲滿到醫院捐款,經志工清點零錢後,共約4000元,這名老伯伯再把金額湊滿到1萬元後整數捐出,讓大家很感動。」信中也建議款民眾,可以「把愛心留給我們自己在偏鄉的父老」。羅東聖母醫院受理捐款將在15日截止。
募款帳號開啟短短5天,金額已超過千萬,許多捐款者都是曾於羅東聖母醫院就醫,因此前來「報恩」據唐寧街(Downing Street)的聲明表示,強森已指定由外相拉布(Dominic Raab,港譯「藍韜文」)代理任何必須事宜。
《美國之音》報導,倘若未來強森無法繼續履行職責,保守黨內部也已經準備1套內部的決策程序,並且將會徵詢內閣、保守黨議員以及英國女王的意見來決定強森的代替人選,但必須強調的是女王將有最後的決定權。首相病情突然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 強森於英國當地時間4月5日晚間8點因持續不斷的咳嗽與發燒,故送往倫敦的蓋伊和聖湯瑪斯醫院(Guys St Thomas Hospital)進行治療。
由於英國首相並無明文規定其無法履行質能時由何人代理。《德國之聲》則指出,雖然強森的助理表示他僅是為了保險起見才進入加護病房,且英國官員曾對外保證強森的健康狀況仍允許他從醫院來領導政府團隊,但外界卻因為無法確切掌握他的病情而逐漸憂慮。《美國之音》報導,強森在進入加護病房前已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並接受吸氧,但尚未使用人工呼吸器。其未婚妻席夢茲(Carrie Symonds)的病情在周六表示有好轉之後尚無最新消息。超前部屬,誰是接班人? 《中央社》報導,英國對於首相因緊急狀況而無法履行其職責時,並無明文規定的代理人,上次英國首相任內患有重症的狀況已是17年前2003年10月時,時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港譯「貝理雅」)因心臟問題入院將近5小時,當時也是由外相替他至下議院發表聲明。《中央社》報導,拉布為英國脫歐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梅伊請辭後,曾與強森競爭保守黨領袖的角色,在強森於去年7月接任首相後,立刻被延攬入閣,成為外相兼首席大臣,實際地位相當於副首相。此外,受到強森病情的影響,歐元小跌0.3%。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港譯「約翰遜」)於10天前確診「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並進行居家隔離。《BBC》的政治編輯昆斯伯格(Laura Kuenssberg)也表示過去外界接收到的資訊都是首相的健康狀況良好且穩定,依然可以完整地履行其職責,但現在病情惡化的訊息將改變之前所接收到的一切訊息。
他在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港譯「文翠珊」)任內擔任脫歐大臣,但因理念不和導致他僅做了4個月就辭職。但就在不到24小時後,於昨日晚間7點因病情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
因此目前強森的病況以及代理人問題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在4月5日住院治療不到24小時後,強森於昨(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昨日當地時間下午,強森才透過推特發文表示對醫院優良照護的感激之情以及精神良好。此外,根據英國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數據,目前英國確診人數有51608人,死亡人數達5373人。
這個人選除外相拉布之外,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港譯「高文浩」)和現任衛生大臣的韓考克(Matt Hancock,港譯「夏國賢」)都將會是有力人選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港譯「約翰遜」)於10天前確診「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並進行居家隔離。
此外,受到強森病情的影響,歐元小跌0.3%。在4月5日住院治療不到24小時後,強森於昨(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
《美國之音》報導,強森在進入加護病房前已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並接受吸氧,但尚未使用人工呼吸器。據唐寧街(Downing Street)的聲明表示,強森已指定由外相拉布(Dominic Raab,港譯「藍韜文」)代理任何必須事宜。
《BBC》的政治編輯昆斯伯格(Laura Kuenssberg)也表示過去外界接收到的資訊都是首相的健康狀況良好且穩定,依然可以完整地履行其職責,但現在病情惡化的訊息將改變之前所接收到的一切訊息。在梅伊請辭後,曾與強森競爭保守黨領袖的角色,在強森於去年7月接任首相後,立刻被延攬入閣,成為外相兼首席大臣,實際地位相當於副首相。但就在不到24小時後,於昨日晚間7點因病情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昨日當地時間下午,強森才透過推特發文表示對醫院優良照護的感激之情以及精神良好。
超前部屬,誰是接班人? 《中央社》報導,英國對於首相因緊急狀況而無法履行其職責時,並無明文規定的代理人,上次英國首相任內患有重症的狀況已是17年前2003年10月時,時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港譯「貝理雅」)因心臟問題入院將近5小時,當時也是由外相替他至下議院發表聲明。《美國之音》報導,倘若未來強森無法繼續履行職責,保守黨內部也已經準備1套內部的決策程序,並且將會徵詢內閣、保守黨議員以及英國女王的意見來決定強森的代替人選,但必須強調的是女王將有最後的決定權。
首相病情突然惡化而轉入加護病房 強森於英國當地時間4月5日晚間8點因持續不斷的咳嗽與發燒,故送往倫敦的蓋伊和聖湯瑪斯醫院(Guys St Thomas Hospital)進行治療。由於英國首相並無明文規定其無法履行質能時由何人代理。
《中央社》報導,拉布為英國脫歐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此外,根據英國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數據,目前英國確診人數有51608人,死亡人數達5373人。